、中医内科的创建和发展
岳阳医院中医内科,其前身即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内科。曾汇聚包括时任上海市中医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陆渊雷 孟河丁派传人章次公在内的一大批各科中医名家。当时被中医界的同道誉为上海名中医的发祥地及上海乃至江浙名中医的摇篮。严二陵、朱锡祺、章庆云、姚玉兰等中医名家先后在中医内科任职临诊,在长期的诊疗过程中各自形成了鲜明的诊疗特色。如朱锡祺对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的治疗,章庆云、姚玉兰等对肝脏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严二凌等对肾病的治疗在沪上中医界已十分有名。1973年至1976年间,中医内科先后撰写了《中医中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300例小结》、《"高一方"冲剂治疗高血压前期51例小结》收入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临床资料汇编》一书。
1976年,岳阳医院正式成立。建院初期,章庆云任内科主任并兼内科教研室副主任、施浚昌任内科主任兼西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姚玉兰任内科副主任。严二凌、朱锡祺任内科顾问。1979年,医院为扩大规模,经上级同意,新增床位100张,其中包括内科病房床位30张。章庆云、朱锡祺等名家进入病房,用中医特色疗法诊疗患者,收到良好疗效。1976年-1985年,中医内科借助开设病房之优势,重视对老中医经验的采集与整理。由郝洪涛、葛文樵等人先后整理了《朱锡祺医案》、《章庆云医案》、《老中医经验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汇编》等多本中医名家诊疗经验资料。内容涉及呼吸系统(肺结核、支扩咯血、气管炎等)、心血管系统(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消化系统(胃癌、过敏性结肠炎、胃下垂等)、泌尿系统(慢性肾炎、肾绞痛、尿血水肿等)风湿免疫系统(节结性红斑、环形红斑、风湿病等)、神经系统(癫痫、血管性头痛、脑振荡后遗症)等诸多脏器的疾病。
八十年代初,岳阳医院内科分为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开设中医内科、西医内科病房,共设床位46张,其中中医内科床位30张。中医名家朱锡祺成为岳阳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在中医治疗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疾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涌现出章庆云、黄振翘、张天等多位中医专家。1983年推拿科与中医内科合作,以心功能的指标观察推拿治疗高血压作用的研究论文《推拿对心阻抗血流图的影响及其迅速降压效应》被推荐到在南斯拉夫召开的第六届国际生物电阻抗会议上宣读,引起了国际专家的重视。
1984年中医内科在医院系统率先开设膏方门诊,并实行老中医常年带教门诊。同年,参与当时的局级科研项目《"强心饮"治疗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研究》。科室于1984年开展了"内窥镜"项目,在消化系统的科研实践中,撰写了《"健胃茶"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一文。1984年由黄振翘任中医内科主任,由朱锡祺、章庆云任顾问。中医内科在全市住院医师病史评比活动中获得"病史特别优胜奖"。同年,中医内科获得"上海中医学院校先进集体"称号。1989年黄振翘继任中医内科主任,张春涛任中医内科副主任。同年由黄振翘主任主持中管局课题《健脾补肾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针对机制的研究》一项。
进入90年代,岳阳医院争创三级甲等中医院,根据等级评审的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需要,中西内科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内科的各个专科逐步从大内科分化出去,出现多个二级分科,至1994年,逐步形成了心内科(以西医内科为主)、肾内科、血液科、肿瘤内科、消化科、等多个独立的科室。大内科主任为吴志英,副主任有何立人、陶明龙。1996年大内科主任为蒋贝子,副主任何立人、陶明龙、周荣根。黄振翘、吴志英任内科顾问。1997年,医院申请转性为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内科的设置有所变化,二级分科增加了西内科、普内科和干保科,内科又分成西医内科和普内科,大内科主任李进禧兼西内科主任,大内科副主任周荣根兼普内科副主任。普内科形成了门诊诊疗以中医为主,病房治疗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科室拥有病房临床医师4人,其中主任1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床位40张。当时专科建设进一步加强,1996年中医内科开设脂肪肝专科门诊,1997-1998年又先后开设了老年性痴呆、中风后遗症等专科门诊。1997-1998年科室采用"活血、补气、化瘀"之法,研制了自制制剂"栓合剂1号""栓合剂2号",经测控发现上述2种自制制剂能有效减少微血栓的数量,防止卒中再发。中医内科周荣根等经过多年努力,通过对32只WAST大鼠分成4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证实了茶树根对血脂调节及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该动物试验及所得结论发表在2002年的《中医杂志》。并自制"老茶降脂片"中药制剂。
近十年来是医院发展重要时期,2000年后,由于越来越多的专业从内科细化出去,大内科建制取消,设立普内科。西医内科和中医内科暂时退出医院发展的舞台。2006年,医院为更好继承和发扬中医特色,加强中医教学的需要,重新恢复中医内科建制。随着岳阳医院新病房楼A楼的投入使用,为历史悠久的中医内科的重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2006年9月中医内科病房在A楼15楼建立。薛鸾任中医内科主任,王家琳任中医内科副主任。开设床位38张,以中医风湿和内分泌治疗为科室特色。其中中医风湿病、内分泌病均中标2006年度中医药大学A级专科。2008年,为凸显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特色,将原有的风湿和内分泌科室特色中医诊疗分离成独立的风湿科及内分泌科。调整A楼21病区为中医内科病房。由张振贤任中医内科主任兼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张焱任中医内科副主任。至2010年中医内科设有病房床位42张,临床医师15名,80%的临床医师经过硕、博士研究生培养及国内外内科学科的专业培训,拥有正高职称3人,硕士生导师3名。为临床和科研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进一步拓展中医优势病种,科室2006年起在慢性疲劳综合症、头痛、心律失常、脂肪肝、失眠等身心疾病及亚健康状态方面积极开设专科专病,在近6年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医疗科室。先后获得岳阳医院"和谐科室"、"温馨病房" "优秀学习小组"等多项荣誉称号。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8月1日
星期五
8月2日
星期六
8月5日
星期二
8月6日
星期三
8月7日
星期四
8月3日
星期日
8月4日
星期一
8月5日
星期二
8月6日
星期三
8月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