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上海中医学院根据临床医疗业务发展和针推伤专业临床教学需要,以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和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为基础,组建岳阳医院,成为一所以中医针推伤专业为重点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原上海市中医推拿门诊部的大部分业务骨干留在岳阳医院推拿科,部分业务骨干分流至龙华、曙光医院推拿科和中医学院推拿教研室。第一任推拿科主任为吴金榜。王纪松、李锡九、丁季峰、郑凤胡曾先后担任科室顾问。
科室发展早期,主要以门诊为主。由于推拿在多种疾病治疗上的有效性,吸引了相关科室的关注。在郑效文院长的支持下,推拿科派出医师到伤骨科病房工作和学习。在岳阳路45号院区1号楼骨伤科病区内,划出15张床位作为推拿治疗组,为此后推拿科建立独立的病区打下了基础。1979年,在郑风胡推拿治疗冠心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与内科何玉辉合作,推拿科在国内率先开设推拿科病房,设在3号楼三病区,床位15张。随着推拿科临床业务量的增加和在业界影响力的增大,1984年12月1日起,经上海市卫生局同意,推拿科对外加挂"上海推拿中心"牌子,推拿科临床医师人数一度达到41人。1988年,推拿科病房搬迁至四病区,床位扩大到23张。同时,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按照治疗病种的不同,开始建立骨伤推拿、内妇推拿和小儿推拿三个二级分科。1995年,随着医院搬迁至大柏树新院址,推拿科病房床位数增加到36张,门诊规模相应增大。1997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年,推拿科和针灸科的病房整合,总床位数曾增加到45张;同时,随着内妇科疾病患者的减少及管理思路的转变,推拿科门诊不再设两级分科,而以专科专病门诊取代。1998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推拿科被确定为国内唯一的"全国中医推拿医疗中心"。1999年后,推拿科和针灸科再度分科管理,床位数又调整为36张。2003年以后,依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和上海市中医针灸推拿临床医疗中心建设经费的支撑,推拿科的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多数治疗床更新为电动多体位升降式治疗床。2006年,推拿科搬迁至A6病区,核定床位床位38张。2009年,为建立脊柱单元,推拿科床位重新变更为36张,同时与骨伤科、康复科合作建立脊柱单元床位45张。2010年,脊柱单元独立建制,推拿科核定床位又恢复到36张。但是,通过缩短住院天数、增加加床位等方法,使年出院人数逐年上升,2002年出院人数405人,2010年出院人次增加到796人次。
按2011年1月统计,推拿科有临床医师20人,治疗师1人,硕博士比例38.1%。核定床位36张,年出院病人7百多人次。门诊分设在甘河路、青海路和宛平南路,开设脊柱推拿、颈性眩晕、慢性疲劳综合征和肌性斜颈等专科门诊,年门诊量7万多人次。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11月26日
星期三
11月27日
星期四
11月28日
星期五
11月29日
星期六
11月30日
星期日
12月1日
星期一
12月2日
星期二
11月26日
星期三
11月27日
星期四
11月28日
星期五
11月29日
星期六
11月28日
星期五
11月29日
星期六
11月30日
星期日
12月1日
星期一
12月2日
星期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