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5月为了适应搬迁大柏树以后医疗工作的需要,岳阳医院对原中医内科实行"二级分科",消化内科应运而生正式成立。首任科主任张春涛,副主任朱生樑,医师6名,床位10张。当时6个科室挤在一个病区,医疗条件、工作环境十分简陋紧张。另设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7个内科二级分科医生挤在三间内科门诊诊室,可谓艰难困苦,一间15平方米的消化内镜室开展胃镜、肠镜诊疗业务。科室初具雏形,业务发展十分艰难。
1995年7月医院整体搬迁至大柏树甘河路110号,开始了医院发展史上的第一次跨越式发展。消化内科得到了建科以后的第一次发展机遇,设定床位20张,与其它科室合用一个病区,消化内镜室面积扩大到120平方,医师8名,门诊、专科门诊有了自己固定诊室,门诊工作量逐步增长,科室初具规模,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成长的空间,学科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春天。1995年12月胃肠病专科首先入选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A级专科(岳阳医院仅四项:推拿、妇科、血液科、胃肠病)。2000年胃食管反流病专科入选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2003年消化内科入选岳阳医院六大重点学科之一。2003年3月全国卫生系统进入抗击非典时期,上海市传染病医院设立非典病房,故其肝病病房转入岳阳医院消化科,设置床位45张,直到2003年8月撤回上海市传染病医院(已更名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在此期间消化内科转战肝病,收治大量肝病患者,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包括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病种,在临床业务水平方面得到较大提高,获得医院及上海市卫生系统的认可。2007年医院正式决定将肝炎和肠道门诊划入消化科管理,至2010年,肠道年门诊量1000余例,肝科门诊4000余例。
2006年9月岳阳医院病房A楼正式启用,消化内科又迎来了科室发展史上第二次规模扩张,对学科而言,这一次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病房搬进了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病房A楼9楼,正式有了独立的病区和医生办公室,床位达到40张,取得了规模效益。消化内镜室搬到老病房B楼二楼,面积扩展到300平方米。科室临床医生增至13人,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进一步发展,消化内科迎来了学科发展的黄金时期。2006年胃食管反流病入选上海市临床优势专科。2007年入选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2007年11月在武汉举行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成员会议上,中医脾胃病30余个重点专科成立6个重点病种协作组,被国内同行推选担任全国胃食管反流病协作组组长单位,标志着岳阳医院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诊疗与学术水平已处国内领先地位。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8月1日
星期五
8月2日
星期六
8月3日
星期日
8月4日
星期一
8月3日
星期日
8月4日
星期一
8月5日
星期二
8月6日
星期三
8月7日
星期四